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新闻频道

栖霞区残联辅助器具发放:从“适配需求”到“生活品质”

发布时间:2025-10-21 06:23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8238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弥补身体功能短板、提升生活自主性的关键助力,通过科学适配,许多残疾人得以打破行动与生活的局限,重拾生活热情,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栖霞区残联以“精准适配”为核心抓手,用细致服务解决残疾人日常起居中的实际难题,帮助他们推开自主生活、拥抱社会的新窗口。

专业评估“量体裁衣”?

“您平时在家起身困难,这款带扶手的助行器高度可调节,刚好适配您的身高。”在肢体障碍居民李阿姨家中,区残联联合专业康复机构组成的评估小组,正细致检查她的身体机能、居住环境,逐项记录需求。?

为避免“器具不对用”的问题,区残联启动摸排工作:通过街道残联摸底辖区残疾人底数,组织康复师、辅助器具适配师分片上门,针对肢体、视力、听力等不同残疾类型,结合残疾人日常起居、出行需求,制定个性化适配方案。“有的残疾人需要带储物功能的轮椅,有的视障朋友需要语音助视器,我们都会一一标注,确保每一件器具都‘用得上、用得好’。”区残联康复科相关人员介绍,今年共为320余名残疾人完成适配评估,涵盖助行器、盲杖、助听器、防走失GPS定位器、护理床等450余件。

现场发放:手把手教学暖人心?

“来,您先坐稳,咱们试试握住轮椅两侧的扶手,我教您怎么调整靠背——您看,把这个卡扣轻轻扳开,往后慢慢放,就能找到您觉得舒服的角度,累了随时能靠一会儿。”在辅助器具发放现场,工作人员正俯身手把手指导残疾人调试新轮椅。考虑到部分残疾人行动不便,发放点特意提前规划了无障碍通道,还贴心设置了临时休息区,更安排了志愿者全程陪同,从引导入场到协助调试,细致周到地帮大家解决每一个问题。

“之前走路全靠家人扶,现在有了这个助行器,我自己能慢慢走到小区花园了!”肢体残疾的张大哥一边试用助行器,一边激动地说。视力残疾的陈阿姨则拿着新盲杖反复摸索:“这个盲杖手感好,还能折叠放进包里,以后出门买东西再也不用麻烦邻居了。”对于行动不便无法到场的残疾人,残联工作人员还提供“上门送器具”服务,同步现场教学使用方法,确保残疾人“拿到手、会使用”。

小器具改变大生活?

“真没想到残联这么细心,连我家卫生间台阶高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还帮我申请了防滑垫和扶手。”家住栖霞街道的王大爷因脑梗导致半身不遂,此前在家如厕、起身都需家人协助。如今有了适配的护理床和辅助扶手,他已能尝试自主起身,“不仅减轻了家人的负担,我自己也觉得更有尊严了。”?

区残联将持续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建立“定期回访+动态调整”机制,及时了解器具使用情况,为更多残疾人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拥抱幸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