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文投联投领投,助力汉桑科技“敲钟”创业板
8月6日上午,深圳证券交易所,年内文化科技制造及创业板过会第一股——汉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桑科技,代码:301491)敲锣上市,上市首日收盘价82.89元/股,涨幅186.72%,市值超百亿元。这不仅是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跨越,也是汉桑科技作为中国企业依托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实践。汉桑科技公司,由江苏省文投集团管理的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大运河母基金与星轩子基金联投领投,撬动社会资本同步跟投。江苏省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叶飚荣,副总经理、党委委员王国丰见证上市仪式。
基金示范母子联投领投汉桑科技
助力文化数字科技核心技术发展培育全球性企业
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的汉桑科技,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深耕智慧音频赛道,以“用心创造 追求卓越”为基因,逐步成长为集自主研发、全制程生产、全球品牌运营于一体的国际化文化科技公司。公司在北美、欧洲、亚洲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子公司,构建起完善的智慧音频研发、设计、制造与服务体系,产品覆盖个人、家庭和商用智能音频领域,满足多场景高质量的音频需求。凭借卓越的音质表现和智能化体验,产品屡获EISA奖、CES创新奖、iF设计奖等,成为国际音频市场上的“中国名片”,为中国文化科技企业参与全球发展贡献“汉桑力量”。
为了帮助汉桑科技更好开展文化数字音频等核心技术攻关和市场渠道拓展,2021年12月,江苏省文投集团管理的省大运河基金通过母子基金联动领投、吸引撬动社会资本跟投,共投资该企业2.1亿元,支持企业持续科技创新和发展壮大。
在资本助力赋能下,汉桑科技加速研发智慧音频技术,分别在中国南京、印度、丹麦等成立研发中心,2022年被评为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汉桑科技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分别由投资前(2020年度)的7.5亿元、1.3亿元,增长至上市前2024年的14.54亿元、2.54亿元,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接近翻番。
目前,汉桑企业既有NAD、Bluesound、SnapOne、Sonance、JBL、McIntosh等全球音频领域标杆品牌合作伙伴,也推出了Tivoli 、Primare、荣域Rongyu等自有品牌,其智慧音频系统已应用到大型商业、酒店、连锁零售、交通枢纽、高校、企业等多场景。
基金体系布局倾心专注文旅投资
助力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推动汉桑科技从扩大发展到成功上市,是大运河基金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基金耐心资本、投资赋能、引导助力作用,推动文旅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大运河基金,全称为“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成立于201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财政厅出资发起,江苏省委宣传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由江苏省文投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管,是全国首只专注于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及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省级政府引导基金。目前,省大运河基金共培育生成省内十多支专注文旅投资的基金专业管理团队,引导生成“1支一级母基金+13支二级子基金”的母子基金体系。其中,母基金规模超20亿元,二级子基金规模超67亿元。
成立近6年来,省大运河基金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直接指导下,在省委金融委、省发改委、省文旅厅等大力支持下,充分展现国有资本金融助力、科技赋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企业成长壮大的文化担当,除汉桑科技之外,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还投资助力飞天云动、瑞幸咖啡、极兔物流、苏交科、鼎佳精密等等一批企业发展并成功上市;全力赋能规划设计、历史街区建设运营、文旅服务、文物修复、文化内容开发生产、文化数字营销、文化消费服务等领域发展,投资助力建成苏州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云龙湖“彭城风华”实景演艺、淮安西游主题文化乐园、苏州平望四河汇集运河小镇等一批运河重点标识项目;以投促制推动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投资的《北上》等现象级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八套播出,助力《人生之路》《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觅渡》等文化精品内容生产,近两年基金所投项目及公司3次获得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基金前瞻布局,投资徐工汉云等多个文旅数字化企业。江苏大运河基金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文改办《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简报》等多次刊发,连续多年获评政府引导基金TOP20等荣誉,基金公司被江苏省文旅厅授予“江苏省文化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被江苏省发改委评为“江苏省创业投资领军企业”等荣誉。
文化国企扎根精耕文化产业
江苏文投全面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大运河基金助力到文化金融投资,从文化艺术生产到演艺经营拓展,从文化科技创意到文化商旅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文投集团紧紧围绕“大运河、大剧院、大文旅、大平台”主责定位,谋划推进“金融投资、演艺经营、文化商旅、科技创意”主业发展,构建起投资驱动产业、产业赋能投资的发展模式,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以金融投资强健产业发展根基,持续布局板块、拓展渠道、创新工具,不断加大对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以大运河母子基金体系推动标识性项目打造,以“股债联动”助力大运河重点项目建设,以“投制结合”推动影视产业延链赋能。
以文化艺术经营繁荣文化市场,采取自主创作、投资助力等方式推动舞台艺术和影视剧生产、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持续打造艺术精品,包括创排民族舞剧《红楼梦》、现代京剧《青衣》、歌剧《拉贝日记》、话剧《朝天宫下》、舞蹈剧场《春之祭》等精品舞台剧目,推出策划推出“春夏秋”演出季、“江南之声”音乐节、马林斯基剧院艺术节组成的“三季两节”演出季等。
以文化旅游融合优化文化服务,为传统景区与地方发展注入文化和科技元素,不断助力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包括构建“大运河云平台”为核心的智慧文旅平台矩阵,实现省、市、县共建共用共享,创新运用“夜游”“音乐节”等元素打响景区升级运营品牌、打造城市文旅新消费标杆,等等。
以文化科技创意赋能产业升级,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数字战略部署,为文化交易建平台、文化旅游添应用、文化消费拓场景,包括延展“紫金奖”创意+产业链,建立紫金数科公司,加快赛事成果产业转化,加快平台建设拓宽文化交易市场,上线运营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交易平台、江苏省数字文创资产交易平台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