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双百年基因赋能:定义未来出行的智能动力管理新范式
伊顿双百年基因赋能:定义未来出行的智能动力管理新范式
“在转型和变革的过程中,经验至关重要。” 2025 年上海国际车展期间,伊顿车辆与车辆电气化集团亚太区总裁杨博在接受盖世汽车专访时,一语道破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智能动力管理企业,伊顿正凭借深厚技术积淀、丰富经验储备与全球化布局,为行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多维趋势下的战略定位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结构性转型,电动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趋势。杨博指出,伊顿早在 2018 年便成立 eMobility 车辆电气化事业部,整合集团资源投身汽车电气化浪潮。面对全球电动化进程的不均衡,伊顿构建起覆盖混动、纯电、插电和燃料电池等多动力系统的产品矩阵,助力主机厂灵活布局。2023 年,伊顿车辆与车辆电气化集团更名,进一步聚焦多元驱动解决方案。
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伊顿针对燃油车与电动车双线发力。传统动力领域,优化燃油排放控制、发动机制动等技术;电动系统中,打造配电保护、电能连接等完整产品链,以 “多能源系统管理供应商” 定位,为车企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双百年” 经验铸就系统优势
谈及伊顿在车辆电气化领域的独特优势,杨博强调 “双百年” 基因的重要性。自 1911 年成立,伊顿在汽车零部件领域深耕百年,尤其在动力传动、总成系统等关键部件技术领先。同时,作为全球电气系统领域的强者,伊顿在中低压配电、电能质量等能源管理领域同样拥有百年积淀。
这种跨领域经验使伊顿在汽车电动化转型中脱颖而出。以高压系统为例,伊顿 Breaktor 电路保护技术源自高压工业断电设计,面对 900 伏、25,000 安培短路故障,响应时间不到 4 毫秒,极大提升整车安全冗余。在电能连接器、电力电子技术方面,伊顿的垂直整合能力可满足主机厂定制需求,将电气领域的成熟经验高效迁移至汽车应用。
深耕中国市场的长期主义
中国作为全球最活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伊顿将其视为战略高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伊顿采取 “本地化研发生产 + 全球化支持 + 可扩展解决方案” 策略。目前,伊顿在中国布局 14 个研发中心、19 家制造工厂,8000 余名员工保障快速响应与定制化服务。其产品模块具备高度扩展性,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与适配周期。
杨博认为,伊顿的差异化优势在于系统级工程能力与跨行业经验复用。公司愿与本土企业携手合作,如与陕西法士特的协同便是技术与资源互补的典范。针对中国车企出海趋势,伊顿依托全球 160 多个国家的业务布局与跨领域资源,助力中国品牌快速适应海外市场。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伊顿始终专注 “让动力更有序”。百年经验与系统思维的融合,使其在新能源时代重新定义智能动力管理者角色,持续为汽车产业变革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