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真正为别人拼命的人
2019年,蔡磊被发现涉嫌渐冻人*次。医生紧张地说,你的情况不太好,要住院。
蔡磊不假思索地下意识回答:住院?我没时间了!
他走出医院后,要回复邮件,还要加班。
几天后,随着命运的判决正式传达,他的左手再也抬不起来了。
用他的话来说,“感觉身体都空了。”
刚结婚一年多,儿子几个月大,事业蒸蒸日上。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经过了解,他发现国际上对渐冻症的药物研发相对缓慢,这种罕见的疾病已经折磨了1000多万人。
始终不屈的他,决定无药自医,用堂吉诃德的精神与病魔抗争到底。
1.一直在战斗的人们
如果命运的齿轮真的逆转,那么对蔡磊来说,那一天就是2019年9月30日。
在此之前,他的生活几乎是一路小样。
蔡磊1978年出生在河南商丘,他的家庭非常贫困。
从小他就要穿打补丁的衣服,从垃圾堆里捡别人扔掉的玩具。
后来,当兵的父亲退伍,一家人搬进了部队大院。我以为生活会改善。
但也有人住在有暖气的楼房里,冬天却只能住在没有暖气、室内结冰的平房里。
蔡磊记得那时他不得不在家里穿厚棉衣。即使他盖着被子保暖,手上的冻伤也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如此,蔡磊并不感到自卑。他从小被父亲教育要努力,在学业上打败了周围所有的孩子。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每天4点起床,跑步,打拳,背英语。无一例外,他在大多数考试中都是全班第一。
因为他学习出奇的好,被同学戏称为“外星人”。
这个外星人名副其实。高二那年,他高考得了高分,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
然而,在我大三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父亲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
这个病不是绝症。如果能花几十万块钱移植一个肝脏,或许能延续生命。
但在那个时候,蔡磊的家庭每月只有几千美元,他们负担不起。
最后,他看着父亲一天天消瘦下去。
父亲死于疾病,也死于贫困。考虑到这一点,蔡磊觉得他需要变得更强大来保护他所有的家人。
大学毕业后,蔡磊进入了基层税务机关。四年后,他以全国统考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母校的公费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蔡磊加入三星,然后加入万科,从税务经理到首席税务师。
“越难,越有挑战性。”
“只要我在蔡磊开始做的事,你就不能做,因为我不想死,你也不想死.”

次年获得“中国十大会计”称号,同期获奖者包括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
2.如果没有药,就自己做。
确诊渐冻人的那天,医生用手在桌子上画了一个20厘米左右的长度,说:“如果你的寿命有这么长,那还剩下这些。”
蔡磊,剩下的只有一个手指宽。
他问:“那不是死吗?”
医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劝他好好照顾,延长生命是有可能的。他明白医生的意思。不要制造麻烦。他可以救他的命。
但他不是那种人,他说:
要么摆脱这个病,要么摆脱这个病。
生病后,蔡磊像以前一样忙碌,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只有除夕夜和家人团聚3个小时。
与此同时,这个曾经试图抓住一切的人正在失去控制。
他的左手完全抬不起来,需要妻子帮他吃饭、洗脸、刷牙。过去他不得不穿的西装已经完全难倒了他——几乎不可能自己一颗一颗地扣上扣子。
残忍还在于他有意识地看着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僵硬,就像他曾经看着自己的父亲一样。
在了解中,他了解到渐冻人的发生率约为十万分之一点六。200年来,全球1000多万患者无一治愈,大多数患者确诊后存活时间只有2-5年。
目前全球已知渐冻症患者50万人。名为利如泰的药物每月每盒价格约为4000元。如果服用18个月以上,或许可以延长寿命2-3个月。
医学上之所以一直没有相关突破,最重要的原因是患者数量少,市场狭窄,很少有人愿意去开发。
在所有去医院的探访都无果后,有人跟蔡磊开玩笑说,这种“绝症”只有王母娘娘和外星人才能治好。
这使他几乎绝望地醒来。谁说“异类”不能是小时候被同学当成小霸王、异类的那个自己?
“如果你想挑战,就挑战一个大的。如果世界上没有药,那就自己做吧!”
从此,他把找到逐渐冻僵的疾病的解决方案,当成了自己新的“创业”机会。
首先,他在自己的领域运用了大数据和互联网工具,为医生和科研机构提供了足够多的样本案例。
此前,即使是业内权威的医生,一生中遇到的患者也非常少,很难做样本研究。
蔡磊称这个过程为“拼图游戏”。
最近四年,他一直在各大城市路演、采访、加入渐冻人患者,说服更多的患者出来提供样本。
样本组成立后,他还准备“打破旧的游戏规则,直接对接基金、实验室、医院、药企、患者,尽可能缩短时间。”
这样的忙碌让他几乎每天晚上都睡得很晚。
刚住院的时候,同病房的病人问他,我打呼噜你能睡着吗?蔡磊回答说,只要我先睡觉,我就没事。
那天晚上,蔡磊一直工作到凌晨。他发现他的病人还醒着,于是问他为什么。没想到,病人回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老老实实地说:“我等你先睡!”"
这是蔡磊第一次清晰明了地看到其他渐冻人患者,也让他更加坚定:
我们不能让这些善良的人就这么走了。
中国千万个家庭不能被渐冻人症拖垮。
后来,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蔡磊,你的动机中有百分之多少是对你的病人负责?
他回答:“一大半,如果只考虑自己,我可以慢慢等死,他们不行。”
3.为后来者举火把
蔡磊的努力取得了成果。
目前,他已经建立了遍布全球的渐冻症科研数据平台、上亿美元的基金和动物实验基地。
通过资金的准备、资源的整合、专家的分析,蔡磊自行加快了20-50倍的渐冻人药物的研发;
参与并推动80多项药物研发流水线,失败30多次,3年推动R&D投资10亿+;
他发起冰桶挑战,到处布道,接受采访,出版了记录自己病情的书《相信》,宣传渐冻人,登上热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不够。
他开始问自己,如果这场战争结束了,他还能做什么?
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体,这是他能射出的最后一颗子弹。
2022年,蔡磊亲自签署了*脊髓和脑组织捐赠协议,在随后的几天里,他呼吁患者签署捐赠,促成了1000多份协议的签署。
这些都将成为我国渐冻症研究领域的珍贵样本。
1000多名渐冻人患者签署了捐献协议。
看到资金无法支撑渐冻人领域的研究,蔡磊想到了直播带货:卖自己认为符合商业逻辑的产品。去年11月,他的妻子也加入了直播。
直播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渐冻人的研究领域。
今年5月,45岁生日当天,《蔡磊破冰站》直播间粉丝突破50万。
他发朋友圈宣布自己“再次创业成功”。
新药研发有一个“双十定律”,即研发一种新药平均需要10年,10亿美元。
蔡磊知道他所有的努力可能都不会有结果。
但他生到死,更有信心和希望。
“普通人的国家不应该是蔡磊的国家。普通人做不到的,应该是蔡磊努力去做的。”
面对倒下的病人,难以发作的疾病,虽已万人逝去。
“我比他们强,身体比他们强,能力比他们强,资源比他们多。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们都会死,我也会死。”
8月25日,#渐冻人蔡磊说他在准备自己的葬礼,登上了热搜。原因是在最近播出的《医生》节目中,他非常坦率地谈到了死亡。
视频中,因为病情扩散到了胸部,他的声音已经变得尖锐,很多语调和吐字都很难准确把握。
但他面对疾病不气馁不低头的态度,还是激励了无数网友。
这就是蔡磊在书中写的“信仰的力量”。
这种力量拯救了生命,拯救了人,也能影响到其他抑郁的,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普通人。
疾病仍在折磨着他,但蔡磊仍然“相信”。
他说自己还是以前那个嚣张的人:“要不是嚣张,我也不会这么做。你必须来自傲慢和堂吉诃德的斗争,你只能战斗,仅此而已。没别的。”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说:“记住你会死”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重要的座右铭。它帮我指出了人生中重要的选择。"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蔡磊可能到死都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但他在随时离开的人生意义上取得了成功。
为了问蔡磊最后一点私心,他讲了一个故事:
这几年,因为忙于渐冻人相关事宜,他很少有时间陪儿子。
有一天,他问儿子,他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
对这种病一无所知的儿子脱口而出:“我要治好我爸爸的病。”
蔡磊坚定地说,我知道我不能永远陪在他身边,但至少,当他将来想起他的父亲时,他会微笑而不是痛苦。
因为他的父亲,他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