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互联频道

储能爆发提升盈利水平,科力远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540%

发布时间:2025-11-03 09:17   来源:科技快报网   阅读量:15289   

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540%;扣非后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2352%。

科力远在财报中表示,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双高增,主要得益于镍电板块、消费类电池板块、储能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投资收益增加;同时,本期实现政府搬迁损益。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储能业务实现规模化突破,公司盈利能力呈现阶梯式提升趋势。

对比历史数据,科力远的净利润变化轨迹清晰。该公司2024年三季报实现主营收入24.64亿元,归母净利润0.21亿元,扣非净利润0.0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22亿元,归母净利润0.51亿元,扣非净利润0.47亿元。2025年三季度,公司延续增长势头,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5亿元,同比增长28.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42.8万元,同比大增2836.88%,走出了陡峭上扬的成长曲线。

良好的业绩数据离不开业务支撑。2025年以来,科力远储能业务已实现2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8大项目在建,预计全年将实现约4GWh储能项目开工建设。位于河北保定的先进储能系统基地,也在今年三季度面向多个储能项目出货。镍电板块,作为镍氢电池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在主要客户的需求带动下,HEV动力电池配套产品的订单规模稳中有升,第二增长曲线培育屡有斩获。其中,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集流体材料已向11家下游客户送样,4家批量出货。

聚焦到储能来看,科力远的业绩爆发,恰是赛道高景气度的缩影。2025 年三季度,国内储能市场呈现“政策加码、需求爆发”的双重利好。政策端,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明确2027年180GW以上的装机目标。根据CESA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新增储能装机31.77GW/85.11GWh,同比增长19.3%/28.41%。同时,市场也还呈现“总量高增与结构分化并存”的特征,行业竞争已从价格比拼转向技术、质量与场景适配能力的多维比拼,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据了解,科力远自牵头成立大储能生态创新联合体以来,充分利用联合体生态模式优势,构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与服务能力,突破单一企业和单一模式面临的资金、资源和创新瓶颈。为此,科力远与联合体成员共同成立储能产业基金,投资独立储能电站等标的。同时,该公司还基于服务国际领军车企的精益制造能力,打造总产能10GWh的先进储能系统生产基地,为联合体及外部市场提供储能集成产品。业内分析认为,终端场景拉动叠加储能系统关键支撑的协同模式,可实现需求与供给的互补,在放大单一业务优势的同时,提升整体业务韧性与活力。

在细分领域,9月份,我国独立储能新增装机占比超80%,规模同比增长近340%。科力远透露,已储备独立储能电站项目30余个,规模共计超过15GWh,满足投资条件的超过6GWh。此外,在《河北省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清单》中,科力远等多家联合体成员企业的10个混合储能项目入围,总规模达到5.2GWh,涉及磷酸铁锂电池、镍氢电池、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等多种储能介质。科力远表示,将依据相关项目的实际需求与适配度,参与上述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储能产品供应。市场预期,随着以上项目在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陆续落地,公司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

终端场景对科力远的拉动不仅体现在市场拓展层面,还延伸至技术创新领域。据介绍,借助储能电站终端需求的牵引,该公司将加快镍氢电池调频市场拓展,推进固态电池关键部件研发及对外技术合作,并进一步开拓零碳园区、台区配储等多元应用场景。科力远预计,将于2025年末至2026年期间,实现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在储能场景的落地应用。

科力远“生态赋能+终端拉动+场景创新”的差异化路径,已通过多个实践成果验证了行业价值。以此为支撑,科力远有望在镍电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迎来储能业务的持续爆发,从而进入业绩高增长通道。

#8203;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