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在建的最长内河沉管隧道完成首批首节沉管浮运沉放
2025-09-24 02:36 来源:中新网 阅读量:4395
记者从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了解到,鱼珠隧道首节沉管——E1管节16日完成浮运与沉放施工,标志着华南地区在建最长,且两次下穿珠江的内河沉管隧道取得阶段性进展。
鱼珠隧道全长2.6千米,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其中沉管段全长935米,断面宽30.6米,高8.9米。
该线路南起海珠新港东路,采用沉管隧道两次下穿珠江,在珠江北岸下穿黄埔大道后接地,止于深涌左支涌以南。
本次浮运安装的E1管节长102米、宽30.6米、高8.9米,重约2.7万吨。经约10小时作业,E1管节安全抵达基槽水域,并完成系泊及沉放前准备。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首批首节沉管安装工作。下一步将推进剩余管节的浮运沉放工作,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冲刺2027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目标。
据介绍,鱼珠隧道项目建成后,近岸可以实现金融城、临港商务区与琶洲的交通转换,促进珠江两岸的融合发展,实现琶洲与鱼珠两大商务区5分钟互通;有利于加强城市东部、南部的联系,对缓解珠江南北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 |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美+H双重上市禾赛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
观点网9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31个月后,内地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今日首挂,成为近两年来首个回港上市的中概股。 9 -
融资成本降、信贷结构优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质效提升
开栏语: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一年间,随着一揽子政策落地显效,一系列积极变化出现。 -
科技金融新命题:银行要变成“好裁缝”
编者按:从医疗AI到合成生物,从储能创新到节能技术,一批科技企业正在突破传统“抵押物崇拜”的融资壁垒……这些突破的背后, -
2025世界储能大会宁德启幕:“会展赛”联动破局产业痛点,9项重磅成果勾
2025世界储能大会于9月16日至18日在宁德举办,同期举办的宁德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储能装备博览会首次从宁德市会展中心迁至 -
知存科技2026届校招启动:这类半导体人才将成香饽饽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当生成式AI模型参数突破万亿,传统芯片架构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双重墙"困境— -
创业环保控股股东解除质押9200万股并新增质押7600万股
杨洋编|李亦辉 9月16日,创业环保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天津市政投资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解质及质押的情况。天津市政投资有 -
西藏药业为子公司提供1.6亿元担保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16日,西藏药业发布公告,宣布为全资子公司西藏诺迪康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本次担保金额为 -
红利低波50ETF515450.SH涨0.29%,中国神华涨1.15%
今日,A股震荡,机器人、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截至10点30分,红利低波50ETF涨0.29%,中国神华涨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