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入局芯片研发,国产芯片迎重构,半导体新一轮周期或开启!
9月18日,三大股指开盘上扬,盘面上半导体延续冲锋强度。GPU、光刻机、光芯片、先进封装全线领涨。A股集中度最高的半导体设备ETF早盘高开高走,涨幅一度近8%,截至发文实时涨幅6.56%,成交额超2亿元。
其标的指数中证半导实时涨幅6.30%,居A股主流半导体主题指数前列。成分股方面,前十权重涨幅居前,中微公司涨超17%,拓荆科技(688072.SH)大涨12.49%,中科飞测(688361.SH)涨逾10%,海光信息(688041.SH)、北方华创(002371.SZ)涨逾8%,中芯国际(688981.SH)涨超6%。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上述公司均为半导体设备ETF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近八成。超高的指数集中度,也使得半导体设备ETF在近期半导体反弹阶段弹性颇为突出。
本土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自研 AI 芯片
首先消息面上,隔夜美联储降息,叠加本土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自研AI芯片,双重催化半导体短期走势。
根据央视画面披露,阿里旗下平头哥PPU芯片在部分重要参数上比肩英伟达的H20芯片,并超过A800芯片。百度则在尝试用昆仑芯P800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此外,腾讯宣布全面开放自身AI落地能力与优势场景,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推动AI从技术概念加速转化为千行百业的实际应用。
分析人士观点指出,从寒武纪封顶A股股王,到近期阿里、百度自研芯片,以及腾讯、Deepseek先后表态对国产算力的适配力度加大,再叠加政策层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的持续释放,国产算力的“朋友圈”正在加速壮大,背后或是国产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开端,本土算力链正经历戴维斯双击。
半导体新一轮上行周期或正启动
从多方面半导体销售数据看,半导体新一轮上行周期或正启动。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今年 7 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 620.7亿美元,同比增长 20.6%;我国半导体销售额 170.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连续 21 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此外从中证半导指数Q2财报看,营收同比增长21.28%,净利润同比增8.65%,整体仍保持复苏态势。
而从上一轮半导体上行周期看,半导体设备ETF跟踪的中证半导指数区间最大涨幅将近495%,居同类指数第一,显示该指数在半导体上行周期具备较强的弹性优势。
机构:半导体估值重构潜力较大
今年以来,受智能手机、PC 等消费电子出货量改善,叠加人工智能对相关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半导体终端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相关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带动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东方证券观点认为,中国科创板企业2024年平均研发费用率达11%,显著高于主板,但估值溢价仅30%,未能充分体现创新价值,随着AI时代到来,其估值重构潜力较大。中国半导体产业凭借研发投入与产能提升,有望在AI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第一上海证券表示,国内算力紧平衡的状态将持续,国产算力的卡脖子环节如先进制程产能、先进封装产能、大模型适配、HBM供给等,随着时间推移均将被逐步攻克,产业链好消息预计将持续不断催化市场,看好下半年乃至明年国产算力的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指出,半导体自主可控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尤其在模拟芯片、存储芯片及算力ASIC方向具备显著成长潜力。当前,国产大模型加速上新,AI训练逐渐脱钩海外芯片,国产算力芯片替代趋势明显。阿里、百度等企业已开始采用自研芯片训练AI大模型,国产算力链正经历戴维斯双击。随着寒武纪定增通过、海光信息发布高目标值的股权激励并开放CPU互联总线,国产算力趋势已相对明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
专访上海家化首席研发官贾海东:重押“中国成分”与合成生物
“去年以来,上海家化有5款新原料已顺利获得国家药监局备案,包括金耳、青钱柳、神经酸、环二肽-1和醋醅醋卤提取物”,谈及中 -
华夏航空为子公司新增提供1.18亿元担保
冯秀语编|李亦辉 9月17日,华夏航空公告,公司于2025年04月24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并于2025年05月1 -
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支持小微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进出口银行江苏省分行成功办理首笔“电商产业贷”业务,为省内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上游小微外贸供应商提供了融资便利。 -
告别“经验驱动”,新华三用AI让工厂自己“做决策”
近期,《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印发,从国家层面对各行业各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提出指导意见,明确时间表、路 -
华泰财险北京分公司积极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华泰财险北京分公司全面贯彻“大消保”理念,扎实推进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 -
恒生聚源总经理吴震操:未来金融AI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场景化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张长荣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当前国内在各类细分场景下的工程模型,尤其是图计算等核心技术能力上,已处 -
铃木选择Qt框架驱动主流电动车型数字座舱系统
9月17日,QtGroup宣布铃木已选用Qt框架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eVITARA打造数字座舱系统,这标志着该汽车制造商向 -
汽车观察:领克活成了自己憧憬的模样
时隔八年,再次来到宁波,领克还是那个领克,领克已不是原来的领克。变与不变中,中国品牌上行路正越走越宽广。 2017年1